高速钢的热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退火、淬火和回火等一系列过程。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退火:
目的:消除应力,降低硬度,使显微组织均匀,便于淬火。退火温度一般为860~880°℃。也有说法认为,高速钢退火时的加热温度是由普通退火的840~860°℃,提高到880~920°C的高温退火方法,可以大大缩短退火生产周期,提高退火质量。
保温时间:根据装炉量等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应在3~4小时以上。保温后可采用10~20°C的速度冷却至600°℃以下出炉。也可以采用冷却至740~760℃,停留4~5小时,再冷至600°C以下出炉的等温退火方法。
2. 淬火:
由于高速钢的导热性差,淬火时一般分两阶段进行。先在800~850C预热(以免引起大的热应力),然后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1220~1250℃,后油冷。工厂均采用盐炉加热。
淬火温度的选择:由高速钢的牌号成分决定,同时也要考虑工具的种类和规格。专门针对具体加工对象制造的工具还必须考虑到被加工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切削规范等使用条件。
淬火加热时间:通常以工件的有效厚度乘以加热系数来计算。
3. 回火:
目的:彻底消除淬火应力,促使残留奥氏体充分分解,产生最佳的二次硬化效果,达到所要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良好的使用性能。
回火温度:540~560℃,保温1小时。每次回火后一定要冷到室温方可进行下一次回火。回火次数一般为3次,如果回火不充分,或经等温淬火者,以及高性能高速钢制件,均要进行4次回火。
此外,高速钢的热处理还可能包括调质、去应力、预热等步骤,以及分级淬火、等温淬火等特殊的淬火方法。
请注意,高速钢的热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参数和条件。不正确的热处理方式可能会导致高速钢的性能下降,甚至产生裂纹和变形等缺陷。因此,在进行高速钢热处理时,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